【印象藤县】和平镇座垌村历经一百多年仍保存完好的古屋PP
作者:绿茵狂飙 日期:2016-04-08 阅:13254
来源红豆报道 太呈公的第六代裔孙吴建业在道光年间是藤县和平座垌村的首富。清咸丰十年(1856年)和平座垌村遭受严重的匪难,全村大部分房屋被匪贼烧为平地。劫难后,村里姓陈的全部外迁,太呈公第七代裔孙也有部分外迁。吴建业之子吴永达就购买了这些外迁人的宅基地连成一片,于咸丰十二年(1858年)建造了这座坐西向东占地约1200平方米的棟宇,堂号曰“积善堂”吴永达及其子孙自清咸丰同治光绪直至民国年间都是座垌村的首富。

这幢棟宇分四座,南北两边均有附厅及附屋。

第一座,大门的北边,小客厅,三层炮楼保护着整个居宅,大门南边,宽大的客厅,进入有个天井。

第二座,中厅宽5米,深7.7米.左右两边每边各两个房间,房间有楼。二座与三座之间相隔5米,中间有天井南边有耳房及通出附厅与附屋的通道。

第三座四座也和第二座的面积,建筑,结构一样。南北两边的附厅和附屋都是一式的水磨青砖,四座的门墙上都有壁画,雄伟壮观。吴永达的子孙众多,在清代光绪年间很多已经在座垌各处另建房屋,分别有“大夫第”“大经堂”“镇西楼”一式的两座四角走马楼。

解放后,从这座房屋走出的子孙外出工作,和从事工商页。分别迁往南宁广州梧州藤城太平和平等地。在座垌村务农的吴氏子孙经调整,在老屋的附厅及附屋改建成钢混楼房。但老屋的整四座依然保存,为吴永达的子孙共所有。由于行条角子都是用上等木材,盖瓦坚固。这四座老屋历经160多年的光阴,历经无数次炮火的洗礼这座古屋依然保存完好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网友评论(7)条

文明评论 禁止谩骂 人身攻击 不能主观臆想造谣 遵守国家法律

匿名评论 可以输入255

返回顶部